返回

开局之红楼打卡 第四十三章 户部亏空(一)

不久,春桃携小丫头们携酒而至,酒刚放下,湘云便挤上前,启开一瓶,嗅后皱眉嫌道:“咦,何味?甚是奇异!”

宝钗上前,为每人斟酒少许,笑道:“此乃西洋美酒,昔年我二叔行商带回两瓶。此酒虽异于常饮,却闻说能美容养颜,极适女子,来,共饮之。”

众人闻能美容养颜,纷纷举杯饮尽。

“嗯,味虽奇异,入口却柔和,带一丝甘甜,甚佳。”

宝玉饮后,分享其感受。

黛玉、惜春等人皆点头。

唯湘云饮后咂嘴,虽不甚喜爱,却也未多言。

众人一边烤肉一边嬉笑,时而饮酒,叽叽喳喳,加之湘云这个活宝,时而与姐妹说笑,时而拉丫头们猜拳吃肉,愈发热闹。

一个多时辰后,众人渐饱,便将剩余烤肉与菜肴分给丫头们。

又有婆子提热水来,众人漱口洗手,整理妥当。

因天色尚早,又多饮几杯,不急归家,便围炉而坐,闲话散酒气。

丫头婆子们收拾之余,又奉上茶果。

今日,贾珏心境宁静,环视满室佳人,赏心悦目。

愉悦之下,不觉多饮,躺于榻上,观众人言谈,惜春依偎身旁,不时递水果,幸福感油然而生。

“咦,哥哥,你怀中何物,甚是硌人。”

说着,便在贾珏身上摸索,不待其反应,已从怀中掏出一支长约半尺的银白令箭,正面刻有“令”字,四周纹饰繁复,反面则刻有“忠勇侯贾珏”五字。

惜春此举引来宝玉等人,一时众皆围拢观之,纷纷把玩,好奇不已。

“罢了,你们已看已摸,还我罢。”

说着从湘云手中取回。

“二哥哥,就告诉我们,此乃何物!”

见贾珏夺回令箭,湘云上前扯其衣袖追问。

一旁宝钗目光闪烁,心中已猜七八分,料想是调兵令牌,贾珏之语证实了她的猜想。

“这是我的调兵令牌。”贾珏取出手帕一边擦拭一边答道。

“平日里戏文里唱的,不都是关于圣旨和虎符的吗?”

宝玉疑惑地问道,探春等人也纷纷点头,面露好奇之色。

望着宝玉那呆萌的模样,贾珏忍不住放声大笑,解释道:“你自己都说了那是戏文里的情节。

哎,你们身为将门之后,这话传出去可不怕被人笑话吗?

朝廷调兵,出示圣旨和虎符是给统兵主帅的仪式,但真正能调兵的,还得是这枚调兵令牌。

除非皇上亲临,或是下级军官谋反,否则军营中的士兵调动,非得有这令牌不可。”

“那如果你不在军营里呢?”

探春提出了一个问题。

“难道就不会有人伪造令牌吗?”黛玉也好奇地问道。

对于探春的问题,贾珏没有回答,因为这涉及到机密。

倒是黛玉的问题,让贾珏感到有些意外,这样一个聪慧的姑娘,怎么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呢?

感受到贾珏那深邃的目光,黛玉不禁感到羞恼,脸红了起来,心中自责,怎么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呢?

是啊,除了谋反,谁敢伪造调兵令牌呢?

“哎呀,你们在说什么呢?这么热闹,也让我们听听。”

李纨和王熙凤携手走进来,一进门就感受到了屋内的温暖气息。

李纨解下大氅递给丫鬟,笑道:“还是四丫头这里暖和。”

“老太太唯恐你们闹出什么乱子,特地吩咐我们过来瞧瞧。

现在看来,她老人家是多虑了。”王熙凤斜睨了贾珏一眼,淡淡地说道。

话音未落,林之孝家的匆匆进入,禀告道:“二爷,府外有客到访,请您即刻前往迎接。”

贾珏皱了皱眉头,心想,这大雪天的,谁会在这个时候上门呢?

“知道了,我这就过去。”

他起身从惜春手中接过令牌,叮嘱了众人几句,便带着春桃离开了,留下秋月照看惜春。

贾珏一走,屋内的气氛瞬间轻松了许多,大家也变得热闹起来。

聊了一会儿,王熙凤又问道:“我们刚才进来的时候,你们围在一起在看什么呢?四丫头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看着像是个稀罕物件。”

“哈哈哈……”

“凤姐姐这话说的,还稀罕物件呢。原来这世上也有你不认识的东西啊,真是难得。”

探春笑道。

“笑什么笑,这世上稀罕物件多了去了,总有没见过的。

既然你们知道,何不说出来让我们也听听,长长见识。”说着,她拉着李纨道:“你说是吧!”

李纨笑着点头表示赞同。

“那是二哥哥的调兵令牌。”宝玉跑过来解释道。

一听说是调兵令牌,李纨和王熙凤都愣住了。

凤姐砸吧着嘴说:“老天爷啊,这东西也是你们能随便玩的?要是让前面的老爷们知道了,可有你们好受的。”

……

在忠勇侯府的武威堂中,贾珏送走了戴权的干儿子后,坐在堂中沉思着宫中传来的消息。

眼瞅着离新年只剩一个多月的时间,雍熙帝却下令清缴户部欠款,这显然是不想让众人安心过年呐。

京城被接连两场纷飞的大雪覆盖,寒意愈发逼人,而城中的权贵们却是如热锅上的蚂蚁,焦虑难安。

户部传来了确凿的消息,新任户部尚书沈追已率众完成了历年积欠的清算工作,紧接着就将展开欠款的追缴行动。

连年的灾害——水患、蝗灾、陕西的旱灾与动乱,再加上官员的借贷,已使国库捉襟见肘

如今处处需要用银,财政困窘该如何是好?

此次户部经过核查,竟发现满城权贵所欠的债务累计已近一千五百万两白银之巨。

得知这个消息后,雍熙帝既愤怒又欣喜,但最后也是感到为难。

眼看借出去这么多银子,可是不好收回来啊。

雍熙帝端坐于御案之后,目光在手中的奏折上徘徊,脸色阴晴交替。

半晌,他将奏折掷于御案,目光转向新任户部尚书沈追,质问道:“这便是你草拟的首批追缴款项名单?”

感受到雍熙帝阴沉的气息,沈追回应道:“此辈欠款最多,且拖欠最久。”

面对性情刚直的沈追,雍熙帝亦感无奈,指尖轻敲奏折,言道:“你且看,皆是军中之人,且多为开国功臣后裔,他们何以负债累累,你竟不知缘由?”

“国法高于私情!”沈追毫不客气地反驳。

见雍熙帝怒气渐盛,杨涟急忙上前,扯住沈追衣袖,劝道:“沈大人啊,虽说国法至上,但世事总有特例。

想当年太祖高皇帝起兵,驱逐外寇,平定乱世,拯救汉家江山,正是这批人誓死相随,连年征战,致使家家戴孝,许多家庭仅剩孤儿寡母。

彼时为战,家家养兵,资财匮乏便向户部借贷。

太祖念及旧情,念及孤儿寡母生计艰难,故而未予追讨,以至债务累积至今。”

“哼,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太祖仁慈未予追究,却非他们逃避还债之由。

况且多年积累,各家皆已富足,如今国库空虚,正是他们报效国家之时。”

“好,即便如你所言,那东乡侯府又是何故?你怎将他们也列入了追缴名单?

东乡侯府之状况,你岂能不知?

七年前东乡侯战殁于神武门,府中仅剩老太君李氏,东乡侯府已无后嗣,如此满门忠烈,你让朝臣如何看待,让天下百姓如何看待朕!”

“七年前之事,陛下莫非真不知情?”

“大胆!”沈追之言触痛雍熙帝,他大怒,抓起御案上的镇纸便向沈追掷去,所幸未中,否则必见血光。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