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之说赵姬 第46章 荀子:年轻人,玩的是真花啊!

公孙丽姬补充道,她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许无忧微笑着摇了摇头,随手将木棍丢在一旁,轻松地说道:“没事,年轻人嘛,受点打击很正常。”

他的语气中透露着一种宽容与豁达,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公孙丽姬歉意地点点头,随后追了上去。

许无忧看着这个即将绽放的少女,心中涌起一丝将她留下的冲动。

她那双纤细的长腿,还有那荷包,简直让人心动。

普通的玩法他已经腻了,若是能将她驯服成一个听话的玩物,似乎也挺有意思的。

但最终还是摇了摇头,现在的状态,还是少惹事为妙。

反正她也跑不掉。

想到这里,许无忧转身对嬴政说:“走吧,你母亲都担心你了。”

嬴政带着歉意点了点头。

几人离开,典庆忠诚地跟在他们后面。

回到马车后,里面弥漫着令人心旷神怡的熏香气味。

胡美人、赵姬等人正端庄地坐在里面,而小雪女则像只慵懒的猫儿,再次陷入了梦乡。

就连原本素色绸缎包装大开,脸色红出天际的魏纤纤,也是将那泛着青色掌印的娇柔玉皿藏入其中。

她怀中轻轻摇晃,哄着孩儿阿赐入眠。

几人原本那各有千秋的粉嫩白皙饱满玉足,此刻却穿上绣鞋,有粉有白,有金丝有玉叶。

看到这个场景,许无忧有些回忆。

他完全就想象不出,这还是刚才那香汗淋漓,摇曳着玉屯儿的几人吗?

甚至于说,赵姬现在看向几人的目光,充满了温柔贤惠,而刚才马车内却是被拍着**屯儿牵连。

并且若不是许无忧用内力隔离,那方圆一里都绝对能听到其吟唱,还有与她相较高下的胡美人。

眼前这几位女子的表现,让许无忧内心不由得为她们竖起了大拇指。

倘若时光倒流,回到他的前世,凭借她们那出众的容貌、精湛的演技以及事后那完美无瑕的收场,她们无疑是能够登上影后宝座的存在。

赵姬与胡美人见许无忧陷入沉思之中,不禁好奇地询问道:“夫君,为何迟迟不上车呢?”

“对啊,夫君,我们还有要事在身,不能耽误。”

车厢内的人闻听此声,纷纷回头张望,想要一探究竟。

许无忧回过神来,微微一笑,坦然道:“无事,只是方才脑海中闪现出一些奇异的记忆碎片。”

“我总觉得有些人,表面上看起来温文尔雅、贤良淑德。”

此言一出,嬴政和晴儿皆是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而车内的女子们则纷纷向许无忧投去白眼,仿佛是在责怪他多言。

即便是平日里看似温婉柔弱的魏纤纤,此刻也毫不留情地给了许无忧一个白眼。

许无忧不禁有些恍惚,心中暗忖,看来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她们之间必定发生了不少秘密和私语。

不过,这些也都不是他所关心的重点。

许无忧随即登上马车,在踏入车厢之前,他向典庆投去一个示意的眼神。

典庆心领神会,立刻紧握缰绳,引领整个车队继续向前驶去。

次日,阳光正烈,正值中午时分。

由于卫国地界有限,他们很快便跨越了边界,踏入了齐国的土地。

这片土地,将成为他们此次旅行的终点,同时也是他们未来几年将要定居的新家园。

在宽敞的马车内,许无忧被一群容貌出众的美女环绕着。

她们忙碌而有序地为他斟酒、揉肩捶腿。

许无忧在享受这份难得的惬意时,也不时地将目光投向窗外,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自早上踏入齐国境内起,他便深切地感受到了这里的宁静与和谐氛围。

这里的人民生活安宁,儒家思想深入人心,注重生活品质与道德修养。

街道两旁的建筑古朴典雅,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

有时,当马车穿行于郊外的竹林间时,还能隐隐听到深处传来的悠扬琴声和低沉的吹埙声,仿佛置身于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之中。

齐国境内的山水景色如画,美得令人陶醉。

尽管楚国风光同样秀丽多姿,诗词歌赋之风亦颇为盛行,但在连年征战之下,其国力与齐国相比已相形见绌,难以望其项背。

此行目的明确,便是直赴小圣贤庄,那里汇聚了儒家众多高手,实力之强大,足以令江湖人士望而生畏。

小圣贤庄作为儒家的重要据点,历来都是文人墨客、武林豪杰的聚集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武学传承,使得它在江湖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对于罗网这样的神秘组织,甚至江湖中声名显赫的鬼谷子、东皇太一等顶尖人物,若敢轻易挑战小圣贤庄,必将遭受重创。

小圣贤庄的防御力量极为强大,不仅有高手如云,更有严密的阵法和机关,使得敌人难以接近。

除非大军压境,否则小圣贤庄的安全绝无问题。

这也是为何众多江湖人士都愿意前来寻求庇护和学习的原因。

……

马车又行驶了一日,终于抵达了齐国境内的竹林。

夕阳的余晖映照下,竹林深处传来阵阵呼啸声和利刃划过的声响,仿佛有高手在此切磋武艺。

许无忧手持一柄木剑,独自在竹林中修炼。

他时而挥剑如风,剑尖所指之处,竹叶纷飞。

时而收剑入鞘,赤手空拳施展天罡武道,拳风凛冽,令人望而生畏。

他的武功飘逸灵动,充满杀伐之气,却又不失儒雅之风,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日落时分,许无忧修炼完毕。

他轻哼一声,双手成掌缓缓收回胸前,再向下推移至丹田处。

随着内力的涌动,周围的大片竹子突然在刺耳的响声中断裂开来,纷纷倒下,场面十分震撼。

这正是鸿蒙剑诀的威力所在!

许无忧凭借此剑法,在江湖中闯出了赫赫威名。

鸿蒙剑诀不仅威力无穷,更在于其灵活多变,能够根据敌人的招式和内力变化而变化,让人防不胜防。

此次前往小圣贤庄,许无忧更是信心满满。

他相信,凭借自己的实力和鸿蒙剑诀的威力,一定能够在小圣贤庄中闯出一片天地。

突然,许无忧猛地睁开双眼,他的瞳孔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薄唇微启,冷冷地喝道。

“何人在暗中窥视我,如此行径,未免太过无礼!”

“若有胆量,就站出来与我较量一番!”

“否则,休怪我不客气!”

许无忧的语气中充满了威严与不容置疑。

话音刚落,一阵脚步声从许无忧身后传来。

迅速转身,眼中闪过一丝惊愕之色。

没想到这么快就遇到正主了!

许无忧心中暗自惊叹,同时也感到一丝兴奋。

能够在这偏僻之地遇到如此高手,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历练机会。

只见一个高瘦的身影慢慢从黑暗中浮现出来,身着一袭淡蓝色的士子袍服,领口处金丝纹路熠熠生辉,彰显着不俗的身份。

腰间佩戴着三个紫色宝石的带子,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脚下穿着一双柔皮绸缎制成的长履,行走间悄无声息。

这人身形挺拔,气宇轩昂,仿佛一位世外高人。

他的脸上带着一抹和煦的微笑,给人一种亲切而温和的感觉。

“哈哈哈,小友言重了。”

一个苍老而洪亮的声音响起,打破了周围的寂静。

“老夫只是偶然路过此地,听闻此处有虎啸之声,心生好奇便进来一探究竟。”

老者边说边从黑暗中走出,露出了一张布满皱纹却精神矍铄的脸庞。

他白发苍苍,头戴高耸的发箍,一身装扮显得仙风道骨。

轻抚着白须,他笑眯眯地看着许无忧,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许无忧看着眼前的老者,心中一阵惊讶。

他万万没想到,这位看似平凡无奇的老者,竟然是儒家现任掌门荀况荀夫子!

荀夫子在江湖上威名赫赫,乃是一代儒学宗师,他的出现让许无忧感到既意外又兴奋。

“荀夫子前辈,晚辈有礼了。”

许无忧连忙上前行礼,态度恭敬而谦逊。

荀夫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小友不必多礼。“

“老夫观你气质非凡,想必也是一位武道强者。”

许无忧谦虚地摇了摇头,说道:“前辈谬赞了。”

“晚辈只是略懂一些皮毛而已,与前辈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荀夫子闻言哈哈大笑,说道:“小友过谦。”

“老夫虽然懂得一些儒家之道,但武艺却一窍不通。”

“今日能与小友相遇也是缘分,又何来切磋一说。”

许无忧心中一动,点头答应道:“恭敬不如从命。”

按照秦时的历史轨迹,荀子这老头也曾以类似的手段戏弄过荆天明,将那个单纯的孩子玩弄于股掌之间。

许无忧心知肚明,荀夫子虽然外表看上去一副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模样,但骨子里却是个喜欢捉弄他人的老顽童。

经过一番思索,许无忧微笑着拱手作揖。

“敢问您这是要去往哪里,我愿意亲自护送您前往。”

许无忧带着一丝戏谑的笑容说道,实际上他也想一探究竟。

这位自称不懂武功的老先生到底在玩弄什么把戏。

荀夫子听到许无忧的话,原本缓缓迈进的步伐突然停滞,脸上的笑意也瞬间凝固,苍老的嘴唇微微颤动。

这一刻,荀夫子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定住了身形,他确实已经很久没有遇到过内力如此深厚的年轻人了。

原本只是想开个玩笑,没想到眼前的年轻人竟如此认真,甚至主动提出要与他同行。

难道这年轻人真的识破了他的身份?

然而,他并未糊涂到那般地步。

小圣贤庄内,凡是前来求学的学子,他皆留有深刻印象,而此人显然并不在其列。

尽管荀夫子此刻思绪如麻,但他毕竟见识过大场面,很快便平复了心境,再度展露出和煦的笑容。

他抬手轻摆,婉言谢绝道:“小友,无需多此一举。”

“老夫身体尚健,独自归家亦无大碍。”

面对荀子的婉拒,许无忧却只是淡然一笑,道:“老先生,您真是过谦了。”

“我乃秦国之人,此次特地前来小圣贤庄,旨在交流学术、探讨道义。”

“即便需穿越整个齐国,于我也不过是举手之劳。”

“送您一程,乃是晚辈应尽之礼。”

荀夫子闻言,不禁颔首以示赞许,心中却暗忖。

“如今既无法摆脱此子,且我又须返回小圣贤庄,若以谎言相欺,实有辱我这张老脸。”

“不过,倘若此子得知我便是名震江湖的荀夫子,尤其待他回到儒家之后,必定大吃一惊!”

“届时,所有弟子必将倾巢而出,以最高规格的礼仪迎接待,届时他恐怕得恭敬地跪拜在地,以示对儒家之道的尊崇。”

“更何况,这年轻人内力深厚,天赋异禀,若加入儒家,必定能为儒家增添一份光彩!”

荀子思及此,不禁对许无忧刮目相看,他直接对许无忧说道。

“好,老夫便与你同行。”

“老夫饱读诗书,学识渊博,这一路上,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儒家之道,共同交流心得。”

许无忧闻言,抬手示意道:“没问题,晚辈的马车就在那边,老先生请随我来。”

荀子满意地点了点头,对许无忧的周到礼数和谦逊态度表示赞赏。

随即他迈开稳健的步伐,大步向前,丝毫看不出是一位年迈的老者。

其实,跟在荀子身后的许无忧已经大致猜到了他的心思。

这老头子显然是听到自己的话后,意识到逃跑无望,于是顺水推舟地让自己跟着他。

一路上既可以探讨学问,也可以借此机会观察自己的实力和心性。

许无忧也更清楚,荀子这个老头肯定期待着到了小圣贤庄的那一刻。

这老家伙想看到自己被各种震惊。

然而,自从许无忧踏入这片陌生的世界,除了那些风华绝代的美人外,还真未曾邂逅过如荀夫子这般学识渊博的智者。

与这般高人交流,必定能让他汲取智慧的甘泉,弥补自身知识的不足。

两人并肩在竹林间穿行,荀况步履稳健地走在前方,许无忧紧随其后。

他心中的所思所想,早已被许无忧敏锐地洞悉。

很快就穿过了那片翠绿的竹林,来到了官道旁。

此时,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映入眼帘,典庆正悠然自得地倚靠在车轮上,享受着片刻的宁静。

荀子微微眯起双眼,细细打量着守护在马车旁的那位大汉。

只见他身躯魁梧,大手宛若人头般大小,小臂上的肌肉更是壮硕异常,堪比成年壮汉的大腿。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他背上还绑着两把分量不轻的巨大刀刃,彰显着不凡的武艺。

然而,荀子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便恢复了平日里和蔼可亲的老者形象,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已然洞察,这位汉子的武学造诣显然出自魏国披甲门的绝学。

修炼至巅峰的他们,堪称刀枪不入、铜头铁臂的武林奇才。

然而,如此身手不凡的高手,竟然屈尊为一名牵马的马夫。

这不禁让人猜想,这位马夫身后的年轻人,其身份必然非同小可。

难道自己身旁的年轻人是秦国的某位显赫贵族子弟?

然而,荀子曾在秦国游历,依据他的年龄和内力修为来看,秦国之中似乎并无能与之相媲美的人物。

就在荀子陷入沉思之际,许无忧的声音传来了。

“老先生,请上车。”

荀子随即回过神来,他以内力悄然探查了一番马车内的状况,随后果断地婉拒。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