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神话版三国 第四千两百四十六章 今夕

不过甭管有啥招,至少这次拂沃德积极出动计划被马辛德轻易拍死,至于说为啥这防区每个地方都能难为死拂沃德,那不就是马辛德干的好事吗?

正常汉室的顶级谋臣,就算是贾诩那个层级来到这边也不可能拿着当前羌人这点牌,将战线摆成这个足以将拂沃德恶心死的造型。

这倒不是贾诩的智力不如马辛德,而是更为直接的,对于马辛德来说汉室在藏区的实力和贵霜在藏区的实力对他都是明牌,这样要是整不出来一套方案,那也太看不起顶级的谋臣了。

「老了,老了。」马辛德艰难的伸了伸腰,向后折了折,而光是这么一但动作,都显得极为僵硬,岁月在马辛德身上留下的痕迹已经快要将这个顶级智者的拉入坟茔之中了。

【太强了会被人忌惮,太弱了又会被小视,不掌握权力会被人剩削,掌握权力又会失去曾经的伙伴,人这一辈子。】马辛德望着藏区的夕阳叹了口气,这辈子不算太好,但也不算太差。

至于像古玛拉那样再活一世,马辛德倒是没什么想法,这一世对于他而言已经够累了,见完公主,没什么牵扯的话,马辛德该开始准备着寿终正寝了。

「马老丈居然会感叹老了啊,我还以为老丈至今都不服老呢。」张既从墙外拐进来,带着几分笑意说道,马辛德的别驾官职已经批下来,是鲁肃通过的。

就像马辛德估计的那样,张既的权限不高,但张既既然推举了自己,并且奉上了自己这一年做的工作,那么汉庭那边的卿相大概率会通过自己成为别驾的任命。

毕竟这个职位说高也算高,但羌人既然算是汉室的一份子,那么有一个羌人老头适合这个位置,而且能力也足以胜任,本着团结地方的思路,也会予以通过。

更别说这个老头可能还是汉室百姓,那就更合适了,简直是综合考虑之后最佳答案了。

「怎么可能不服老,我马上就七十岁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马辛德带着几分感慨说道,换自己二十多岁年轻气盛的时候,有现在这个能力,说不定还真会带着贵霜和汉室搏一搏。

一方面是为了让贵霜的那群北贵脑残意识到什么叫做有眼不识金镶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出一口恶气,将当年踩自己的那群人统统踩下去这么说吧,竺赫来虽强,但不算外援,只算本身能力,马辛德按死竺赫来都只需要考虑时间的长短。

从国家层面考虑,马辛德的能力可比竺赫来可怕多了。

可惜当年输的原因不在于能力,而在于大势,虽说马辛德要是梗着一口气,硬扛翻脸,也能搞得局势大乱,但那时已经是不惑之年的马辛德,认清了局势,算是半个自我放逐罢了。

其实当年那群人不是赢不了竺赫来、班基姆这群人的联合体,只是当初他们还在贵霜鼎盛余晖的笼罩下,对于贵霜还有着忠贞,然而这种心理,二十多年的人情冷暖,也该醒了。

和竺赫来去斗吗?何必呢,竺赫来能干就让竺赫来干呗。

「长安那边已经通过了审批,很快印信就会送来。」张既笑着说道,也没有说什么恭喜的话,因为他清楚以面前这位老丈的能力,这些都是应该的。

「这么说的话,是不是还有别的事情?」马辛德看着张既的神色,带着几分思虑询问道。

「是的。」张既点了点头,「今年需要进行上计,藏区这边也是需要的,别驾可能需要去长安进行上计,毕竟藏区新建,很多事情尚未完善,进行上报的话,要说清,还得您亲自来。

相比于找个别的人去上计,在张既看来,还不如马辛德亲自去,毕竟马辛德一手完成了藏区的建设,对于各区域的发展比他更为清楚,故而直接让马辛德去上计,解决一切问题。

当然张既让马辛德亲自去,还有一些探查马辛德身份的想法,虽说从很多方

『』,

问道。

「去长安上计,本来你也应该去的。」张既随口说道。

邻戴算是这边的羌人头人,但现在既然建新城,兴农牧,莱人也不再走部落酋长路线,那么让官僚的头头脑脑去反倒更为合适,最起码能明确的表现出教化的效果。「可别吧,这种事情,别带我们了,有这种事情,还不如多给我们发点鹅苗。」邻戴查拉着脸说道,去那种地方总担心自己说错话,导致他们部落今年一年又白刊了。

张既笑了笑,也没解释,他也明白这些经历过东汉时代的部落头人的想法,当年的汉室坑这些胡人真就跟玩一样。

和先汉不同,先汉其实很少动用外族兵马,毕竟先汉好歹还有点钱,后汉是真没钱,所以后汉属于那种能不

动兵就不动兵,而非要动兵,先丢个胡人部落来个投石问路。

整个后汉,大规模动用胡人兵马去打人的记录有八十次,这里的大规模指的是内朝下令的那种。

像「建宁三年,凉州刺史孟佗遣从事任涉将敦煌兵五百人,与成己司马曹宽、西域长史张晏,将焉者、龟兹、车师前后部,合三万余人,讨疏勒,攻桢中城,四十余日不能下,引去」这种是不算的。

这也是为什么说后汉的凉州其实很离谱,哪怕自身乱成一锅粥,也能干出来带点人跑上2700公里和人去干架的事情。

这也是后汉在西域没投入多少人手,但西域诸国很少闹腾的原因,凉州刺史脑子一抽,直接跑3000公里来干西域诸国的事情发生了好几次,重要的是这些玩意儿干这些事情的时候,没有一个有诏令,说实话,长安也不会下这种命令。

这也是当初三傻去了西域诸国,西域诸国非常习惯的原因,因为他们已经被凉州的神经病整过好几次了,再来一波也正常。

顺带一提,孟佗的这个记载在汉史之中非常重要,因为这件事意味着汉室对于西域统治的瓦解。

以前不管西域对抗汉室也好,搞汉室心态也罢,背后有人也行,反正汉室过来干一次,反动势力当场暴毙,问题就解决了。

孟达他爹的问题是跑了2700公里去打人,没将西域反动势力打垮,干了四十多天退去了,退去之后又没办法再来。

这么一来,汉室对于西域的统治就随风消散了,管不到了啊!

毕竟对方能顶住,那就有底气,顶不住了,才会听指挥,西域那地方,汉室又不能驻军太多。

再加上以前能近乎碾压性质的打西域,更多是积威,真要说战斗力,凉州那些神经病带的那点人手,肯定比不过李广利当年的精锐,但凉州那些头头脑脑干西域在孟佗失手之前,从来没翻过。

什么叫做积威,这就是积威。

实际上这玩意儿也是汉室驱使胡人为自己作战的基础,甚至直到三国年间,各大诸侯也是这个操作。

可这个操作怎么说呢,这个操作虽说省钱,但还是要付费的,只不过怎么给钱看汉室,故而闹出过很多乐子。

首先被汉室指挥的那个部族要打赢,打输了自然就不用给了,打赢了结算的时候,也是一年一结算,而且还会拖欠。

比方说南匈奴帮东汉打北匈奴,说好了打一年给一亿钱,顺带这一亿钱是包干,就是说这一亿钱给你之后,剩下的武器装备兵马什么的都准备好,听汉室指挥。

打完之后汉室发现今年钱不够了,直接挪用了,本来朝廷挪用军费实属正常,毕竟打完了,先欠着,问题是欠的时间有点太长。

最长的乌丸欠钱欠到死了一代人钱没追回来的程度,乌丸人都麻了,问题在于这都算是好的了,先汉还有更离谱的-—兵不空出,即后匈奴,遂击乌桓,后汉就算不给钱,也没将乌丸变成钱,还算正常。

看《神话版三国》请浏览器输入-.jh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