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602章 迫击炮

第1244章制造恐慌

百姓说的没错,想明白了其实就是这么一回事,挡不住就是死,那还有什么好害怕的?豁出去跟鬼子拼了就是!

这也是鬼子这种保甲制度和恐怖统治的副作用……

凡事都有其两面性,保甲制度也不例外。

恐怖统治的确能让百姓很难放下顾虑,大多时候会畏畏缩缩的不敢与八路军接触甚至还会告密。

然而……

如果恐怖到了极点过了某个界限,它就会转变成另一个极端成为八路军的助力。

比如保甲制度把十户人家绑在一起,其它人还在犹豫其中有一户有一个人帮助了八路军甚至参加民兵,其它人怎么办?

他们第一时间会感到害怕,会慌张,或者会劝说阻止。

但当他们冷静下来时,就会想:“既然保甲制捆绑在一起,一人参加八路军我们所有人都上了鬼子必死的黑名单,那还有其它路可以走吗?”

于是就没什么好考虑的,全部都站在八路军一边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呗!

结果只是短短的一个多小时,民兵人数就猛增至七千余人,仓库的武器弹药瞬间就分个精光,甚至还不够用……仓库的步枪包括机枪在内只有四千多把。

但这段时间因为帝**队与顽军全面开战,毒气弹在前线大量使用现在剩余的数量不多。

如果鬼子从一开始就发起攻击占领某个路段使八路军铁路中断,那么八路军马上就知道几个信息:在某处,有多少敌人,该派出多少兵力打通等等。

因此,情报人员只能在城外了解战况然后上报给王学新,其它的情况就无从了解了。

关于八路军援军这方面,是王学新在组织的。

二来这可是大同,火车站、机场到处都是储存物资的仓库,其中就包括许多军粮。

此时以八路军掌握的信息,大同是三千人的独立团加两千新投诚的宁杰一部再加一千民兵。

“团长!”陈松勇说:“可是大同……”

此时从王学新的角度看,他以及其它人对大同的战局一无所知。

那时八路军的援军是不是早就赶到了?

林芳太郎很清楚,如果首战告负,城内的百姓就越发不可能混乱……他们的信心是随着战局摇摆的,他们认为胜利的天平偏向八路军,那么就会选择在城内支持八路军,于是胜利天平就会越发偏向八路军……

如果这么计算的话,大同对抗鬼子一个师团实力相差过于悬歼,其中宁杰一部还不确定会不会临阵叛变。

这种做法很明智。

这时林芳太郎就有些着急了。

不过王学新相信李云龙的能力,他是能够独挡一面的指挥官,而且还是个讲效率能当机立断的指挥官,挡住一夜应该问题不大。

如果说知道些什么的话,那就是鬼子对大同采用“围三厥一”的战术从三面对大同发起猛攻,东面则放开。

攻城吧,敌人放开几个口子帝**队也不敢往里冲,那还怎么攻?难道要一板一眼的跟八路军抢夺城墙防线?这要消耗掉多少兵力?

另一头的林芳太郎也在为这事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