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513章 改进

第1155章产量

除此之外王学新还在驾驶室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

之前的驾驶室是封闭式的,这一点对毛熊或许很有必要,因为毛熊在冬天时气温很低,半履带汽车对他们而言更多的时候是用来运送补给而不是运兵的……驾驶室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保证司机能够长时期驾驶而不会被冻僵,后车厢如果是用来运货的就不需要考虑保温的问题,半履带的设计能使它没那么容易在冰雪覆盖的公路上打滑。

但王学新用这玩意却不是运补给而是作战的。

虽说东北也很冷,但首先要考虑到的还是作战的问题。

王学新大手一挥,就在设计图上把驾驶舱的顶盖去掉了。

“顶盖在战斗中毫无用处!”王学新说:“不仅没有用处还会影响战斗力!”

阿列克谢没有反对。

这一点在运城百战团的使用中就有很多反应。

顶盖的确没什么用,因为它就是一片几毫米厚的薄铁皮,而敌人自上而下的攻击通常是飞机俯冲扫射或是炮弹,这两者不管是哪一种都不是这层薄铁皮能挡得住的。

相反,这顶盖与隔舱还阻挡了后方作战单位的视线和射角,也阻隔了驾驶室与后车厢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还是浪费了顶盖这一大片空间无法使用,为了超过顶盖,机枪不得不架得很高以使其能打到前方的敌人。

至于生产难度,那驾驶室的顶盖和隔舱其实很费事,现在全部取消只需要在前方加两个方便正副驾驶上车的小侧门就可以了,工时和用料不增反减。

这话说的没毛病,前方增加一个滚筒后方去了驾驶室的顶盖和隔舱,侧面装甲虽然稍稍加高但挖出了射孔,因此重量的确差不多。

但是两个联队的炮兵基地以及一个“人操高火”基地却是被八路军偷袭拿下的,鬼子根本就来不及将其中的装备炸毁。

王学新不知道的是,阿列克谢之后为了这两个月四百台装甲车的产量也是煞费苦心。

但阿列克谢还是很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

完了后,王学新就把设计图往阿列克谢面前一推,问:“能做到吗?”

王学新见过二战甚至是现代的装甲车,最重要的还是他知道战场的需求甚至还有拥有一些别人没有的经验……装甲车的发展史其实就是战场的需求,因为那就是根据战场经验做出的改进。

王学新是这样分配的,独立团作为主力两百辆,新一团、新二团各分配一百辆。

来之前他还担心汽车厂的发动机产能不足无法满足这三个团的装备,但现在看起来这担心似乎是多余的。

阿列克谢忍不住称赞了一声:“这些都是很适用的想法,团长同志!只是……除了你之外没有其它人能先一步想到!”